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高新区  > 正文

外修“颜值”,内炼“气质”
高新区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

作者: 武 霈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1-12-07 10:13

□记者 武 霈 通讯员 孙安琪

国家卫生城市是城市卫生工作的最高荣誉,是一个城市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,是全国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。自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启动会议召开后,菏泽高新区应时而动,以“创则必成”的坚定决心,以“为民创建、创建为民”的理念,压实责任,主动作为,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,坚决打赢创卫攻坚战。

建立长效机制,绘出“作战图”

目标明确,方能有的放矢;机制健全,才能卓有成效。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启动会议召开后,高新区迅速行动,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,将会议精神传达到各级各部门。成立了以党工委、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、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卫工作领导小组,同时抽调专人建立创卫专班,并按照上级要求,成立了城市管理、住房建设、集贸市场、环境保护、医疗卫生、食品安全、交通秩序及公交站(亭)公交车辆出租车8条重点工作专线。每条专线明确具体负责人牵头,对专项重点工作逐项研究、梳理细化,明确时间表、路线图和责任人,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、见到实效。

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,目前,菏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入常态化阶段,直到2023年进行国家综合评价。创卫工作不是一阵风,常态化阶段工作如何做到长效十分关键。为此,菏泽高新区把创卫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,短期补短板、中期促提升、长期常巩固,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,为高位推动、高效指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。

据介绍,高新区坚持“政府主导、部门推进、上下联动、全民参与”的方针,精准对标、全面指导全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,制定了《菏泽高新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》《高新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包联责任制实施方案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,把创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,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,区党工委、管委会领导多次深入各镇街、各包联网格进行督导,确保了创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。

宣传动员引领全民参与

自创卫工作启动以来,走进高新区各镇街基层,街头巷尾、村居小区总能发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服务者的身影,一张张创卫明白纸发放到居民手中,一个个醒目的宣传标语悬挂于各个广场、道路两旁,“村村响”喇叭高频次播报、LED大屏幕滚动播放,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氛围十分浓厚。

“创卫”绝不单单是政府行为,而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、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的重大举措,是关系到每一个市民切身利益的大事、好事。每一名菏泽人都应参与到这场“创卫”攻坚战中,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而努力。为此,在创卫过程中,菏泽高新区坚持走群众路线,充分宣传群众、发动群众、依靠群众,把宣传教育贯穿创卫工作全过程,通过报纸、电视、广播、网站和广告牌、墙体喷绘等宣传主渠道,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,在高新区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今日头条号等设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“创卫在行动”专题专栏,进行系列报道,同时利用村村响、流动宣传车等进行常态化宣传,激发全社会支持创卫、参与创卫、监督创卫的热情,在全区上下形成全党动员、全民动手、全体参与创卫工作的浓厚氛围。

当前,单位、街头、社区处处流动着志愿服务的身影,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也随处可见,入脑入心的宣传带动,引导着市民自觉规范言行、主动参与创卫、积极保护环境,让“菏泽是我家,创卫靠大家”不再是一句口号,逐渐成为人们的思想自觉、行为自觉。

聚焦为民创建,增添群众幸福感

11月30日,菏泽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走进万福街道龙泉社区,开展全国卫生城市创建主题活动。活动中,志愿者们分组行动,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,手拿扫把、铁锹等劳动工具,对社区内的垃圾、烟头、落叶、废品、杂物等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清理。在进行集中清扫的同时,志愿者们还向过往群众广泛宣传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相关知识,劝导、纠正群众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,动员群众共创全国卫生城市,得到群众一致好评。

高新区企业多,住宅小区少,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,在建城区市容环境亟待提升,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更是迫在眉睫。为此,菏泽高新区组织各级各部门的志愿服务人员进基层、进社区,开展各类创建活动。

创卫的核心要义就是改善民生,这既是出发点,也是为民的落脚点。在创建过程中,菏泽高新区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,加强了对城市道路、居民小区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清理;进一步规范市容秩序,加大对占道经营、店外经营、无证经营等的整顿和清理力度;集中开展了对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整治工作,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。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